# IPv6 地址类别
- IPv6 本地链路地址
- IPv6 本地站点地址
- IPv6 全球单播地址
- IPv4 过渡到 IPv6 兼容地址
- IPv6 基于 EUI-64 接口标识符地址
# IPv6 本地链路地址
1. 用途
用于发现邻居节点和无状态配置本地链路节点上的通信, 不能跨路由进行通信和路由转发
。
2. 格式
10b fe80::/10
+54b 0
+64b 扩展MAC填充地址符
# IPv6 本地站点地址
1. 用途
类似 IPv4 中的本地内网地址,因为 ipv6 地址足够多,不需要 NAT,它的用途主要是用于共享内部打印机,共享文件,为内部路由器,交换机分配地址等
2. 格式
10b fec0::/10
+54b 可变子网部分
+ 64b 扩展MAC填充地址
3. 与本地链路地址的区别
本地链路地址不可被路由,本地站点地址是 可以被路由
的。
# IPv6 全球单播地址
1. 用途
用于 Internet 上的地址,类似 IPv4 的 “公有” 地址,寻址结构使用了严格的路由前缀聚合,目的在于限制全球 Internet 的路由表的规模。
2. 格式
- 提供商提供的 48b 的路由前缀
- 16b 用于组织结构来划分子网
- 64b 接口标识符
注:接口标识符:48b MAC 地址扩展来的 64b 标识符
3. 一些名词
路由前缀:提供商提供的 ipv6 前 48b 的部分
子网前缀:路由前缀 + 组织机构定的 16b 合在一起称为 IPv6
注:子网前缀的前 3 个 bit 必须是 001,转为 16 进制,也就是必须是 2 或者 3 开头,即 2000::/3 或者 3000::/3
# IPv4 过渡到 IPv6 兼容地址
1. 用途
一种 IPv4 与 IPv6 网络的兼容过渡机制,用于在主机或者路由器上自动创建 IPv4 隧道,保证在 IPv4 上能传递 IPv6 数据包
2. 格式
96b 0
+32b ipv4地址
# IPv6 基于 EUI-64 接口标识符地址
1. 用途
IPv6 地址格式较长,为了方便,常常利用接口的 MAC 地址来填充 IPv6 地址的后 64 位,但现行的 MAC 地址只有 48 位,所以需要按某种规则进行转化。
2. 格式
举个例子
- 在 MAC 第 24 位后插入 16 位
FFFE
- 将前 8 个字节的倒数第二位取反
得到结果为 02-21-2F-FF-FE-B5-6E-10,转换为 IPv6 表示格式为 221:2FFF:FEB5:6E10
# 本文引用
教程参考:《思科 CCNA 认证详解和实验指南》